近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《中国的全面小康》白皮书,并举行新闻发布会。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迈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。这一步,催人奋进,也引人深思。
“小康”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出现,《诗经·大雅·民劳》中有“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。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”的诗句,这里的“小康”指的是民众生活安定轻松。《礼记·礼运》中对“小康”社会描绘出一幅山河稳固、田宅富足、关系和谐的美好画卷。《晋书·孙楚传》提到“山陵既固,中夏小康。”《资治通鉴·后唐明宗长兴四年》提到“在位年谷屡丰,兵革罕用,校於五代,粗为小康。”千百年来,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未中断。“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”现如今,小康社会全面建成,这既是对两千多年前先人的告慰,也是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肯定。
1917年,毛泽东在《新青年》上发表论文,提出“欲文明其精神,先自野蛮其体魄”。同样,精神上的“小康”也要建立在物质“小康”之上。新中国成立后,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为“小康”赋予新定义。在山河稳固的前提下,稳步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,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,再到全面小康,涵盖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环境等关系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。“小康”的含义已由单纯的物质上的富足转向精神上的富足,只有实现精神“小康”,才会是“全面小康”。
实现全面小康,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,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思想建设工作。近年来,我们党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、“三严三实”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、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教育范围由关键少数到全国9500多万名中共党员,一级带动一级,一个带动一片,不断向基层延伸、向纵深扩展。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精神谱系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。
实现全面小康,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。小康路上,一个都不能少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,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。“我们都有一个家,名字叫中国。”中国梦,就是全体人民的梦,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共同奋斗。不断涌现的人民英雄、时代楷模、道德模范是在新时代小康路上走在前面的人,在他们的带动下,我们接受精神洗礼,汲取前进力量,与祖国共成长,与时代齐奋进,共同谱写“中国梦”的新篇章。
实现全面小康,更要有爱党爱国的底气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,是对我们党和国家治理的一场大考,“考试成绩”大家有目共睹。在党的领导下,全国人民一条心,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”,郑州洪涝灾害发生时,全国各地人民团结一致,奔赴救灾一线。这,就是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,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。“红日升在东方,其大道满霞光。我何其幸生于你怀,承一脉血流淌。难同当,福共享,挺立起了脊梁。吾国万疆以仁爱,千年不灭的信仰。”一曲《万疆》,道出了中国人无与伦比的自豪感。
《论语》有云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还任重道远,但我们深信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下,新时代的小康路必将走得更加坚实。
作者:杨甲星(宜昌公交集团)